星期日, 7月 27, 2008

[X360] Soul Calibur IV - 劍魂4

 

還是忍不住誘惑跑去地下街買了一片新出的《Soul Calibur IV》(劍魂 4)。先前還在講說覺得這代劍魂4 畫面普普,打算先觀望的,結果..... 口嫌體正直嗎? ㄎㄎㄎ



我是格鬥遊戲外行,童年沒有經歷過遊樂器的洗禮,又住在沒有電動間的台北市,讓我對格鬥遊戲一直沒有什麼感覺。直到 DreamCast 的劍魂才讓我體會到格鬥遊戲的樂趣,操作簡單、招式直覺,即使是外行人也可以玩得很開心,連我兩個妹妹都可以從亂按中得到痛宰我的樂趣... 囧



拿著輕飄飄的綠色盒子去結帳,突然覺得現在的台票一千元好沒感覺啊......



▽ Xbox360 版面封面


看到背面寫著 日語、英語雙語音 就決定要買了。在遊戲選單中可以切換英日語語音,但字幕必須在主機設定,不能自由切換。至於成就... 我解開的都是英文的,不曉得用日文字幕解成就會不會是日文的?





實際聽了英文和日文的配音,我必須說「日文真的配的比較好」。英文版的語音並不是很好聽,而且戰敗的慘戰聲有夠難聽的。日文版的聲優都是大牌啊,語音聽起來順耳多了。



▽ 開盒啦~~


▽ 光碟印刷特寫


雖然手冊是全彩印刷的,不過根據以為的經驗,日文版的手冊編排總是比較精彩。這本英文/西班牙文手冊好像沒提到什麼重要內容 (明明是沒仔細讀完)。話說,為什麼美版遊戲的手冊幾乎都有英文和西班牙文兩種內容啊? 美國講西班牙話的人有這麼多喔???



▽ 手冊


不過拿著遊戲片回家,第一件事卻是先眠一下再玩 XD



劍魂4 玩起來.... 畫面比我預期的要好很多耶。當初看 Namco 官方的 screenshot 覺得很醜,還好實際看起來蠻讚的,這一千多塊沒有白花....



這代的特色就是參戰人數爆增。除了歷代出現過的二十四隻角色外,還多了兩隻新角色 (Algol 、Hilde)、三位亂入角色 (星際大戰的 Darth Vader、Yoda、the apprentice) 和五隻追加角色 (Angol Fear、Ashlotte、Kamikirimusi、Scheherazade、Shura)。



新作決定要練 the apprentce (學徒之意,所以沒有大寫)啦。學徒這傢伙是從另一個遊戲跑來客串的,LucasArts 即將發行的《Star Wars: The Force Unleashed》,有趣的是這遊戲還沒發行,主角就到其他遊戲客串了 XDDDDDD



▽ 手冊最後一頁有這個遊戲的廣告


為什麼要選學徒呢? 因為我是星戰飯啊啊啊啊~~ 而且學徒的原力招式帥到掉渣啊,連尤達都被他比下去了。不過尤達也很賤啊,沒有跳起來的時候,好像摔不到牠啊?



▽ Yoda vs. the apprentice


我買的是 Xbox360 版,不能直接用 Darth Vader 啊啊啊,Namco 早點開放下載嘛。希望下載角色可以順便來一下星戰三部曲的 General Grievous,還有劍魂2 的 Spawn 啊~~



▽ General Grievous 四手光劍~ 帥啊~


如果說對 劍魂4 有什麼不滿的地方,大概就是外盒封面吧.... 不論是 X360 版還是 PS3 版的封面都好醜,為什麼要讓亂入的角色放在正中間咧??? 非常違和啊!



-

星期二, 7月 15, 2008

[Software] Ext2Fsd

 

家裡有一台 Synology DS207+ NAS,用來備份照片和影片。DS207+ 是 Linux-based 的整合性小主機,用的磁碟系統也是 Linux 的 EXT3,而不是在 Windows 下常見的 FAT32NTFS



▽ Synology DS207+ (圖片取自 Synology.com.tw)




某天,這台 NAS 突然嗶嗶叫,看 log 才發現硬碟 crash 了,但是說也奇怪,裡面的資料還是可以正常讀取,只是無法寫入。因為我沒設硬碟 RAID 備援功能,所以也無法用系統內建的還原功能,一時想不到怎麼處理就先擺著了。



這一擺不知不覺就過了半個月,才想到要來處理一下,不然沒地方放檔案很不方便。



先把 DS207+ 裡的硬碟給拆了,用伽利略光速線 (SATA to USB 轉接線) 接在桌機上,然後翻出免費磁碟檢測軟體 HDTune 做檢查,確定硬碟本身沒壞,那應該只是檔案損毀吧。



▽ 伽利略 光速線 (很俗的名字,而且包裝超多種,完全不會分...)




但是要怎麼讀取 Linux EXT3 磁區咧? 在 Google 上找了幾個軟體,像 Ext2 IFSExt2Fsd,讓 Windows 可以存取 EXT3 磁區,挑了一個好像對中文支援度比較好的 Ext2Fsd 來裝裝看。



安裝很快,裝不用重開機就能用了。



▽ Ext2Fsd 執行畫面 (突然覺得我硬碟好多...)




一開啟 Ext2Fsd 就掃瞄到外接硬碟上的 EXT3 磁區了。不過卻掛不上去,原來是我忘了要啟動 Ext2Fsd,按一下 Start 就可以了。然後把 EXT3 掛載上去,WinXP 順利地顯示新硬碟。



▽ 按一下右上角的 [Start]




呃,但是內容是亂碼耶....



重新掛載磁區,codepage 選 "utf-8",這次中文字型正常顯示了。試著讀取裡面的資料,看來非常順利,真是太 Good 啦~



花了一點時間把裡面一百多 GB 的裡面全都 copy 出來。資料備份完成了,把原來的硬碟整個 Format 再塞回 DS207+ 重建磁區就完工囉~~! 我又長進了。



至本文截止前,Ext2Fsd 的最新版本是 0.46。

星期一, 7月 14, 2008

[Travel] 宅宅的兩天一夜新竹之旅

 

應三個宅宅朋友之邀,去新竹玩了一趟,但我不想承認這是一篇遊記。



我的宅朋友之一-宅貓 (又稱 "滷貓" 或 "賤手貓"),某天心血來潮說要出去玩,因為他們公司有補助旅遊費,所以精心盤算一下的話,等於可以去玩一趟免錢的。宅貓又找了雙宅 "ABB" 和 "龍貓" 一道去。而 一點都不宅 的我是最後一刻才加入的。



算算補助款的上限,四個人去新竹是個不錯的選擇。訂了飯店加六福村的套裝行程,包含住宿、早餐和門票,一個人大約 NT$1800 左右,相當的划算。



出發前準備行李時,徹底體會到阿宅的怨念,滷貓在電話中說「記得帶 Xbox360 哦~!」。有沒有搞錯啊,出門玩還要扛遊樂器出門。看在滷貓出旅費的份上,我認了,扛著重的要死的 Xbox360 赴約了。集合的時候,我看到另一位宅宅居然扛了一台 19" LCD,還有一人帶喇叭.......... 滷貓則帶了手把和遊戲。



兩天的旅程安排在週日和週一。週日早上九點多從 ABB 家開車出發,很順利地抵達了飯店,但是太早到,不能 check in,就開著車在新竹市區到處亂逛。我對新竹地區不熟,只是覺得周末路上有營業的店家真的是超少的,一路看過去都是鐵門深鎖。



ABB 的車上居然沒地圖,實在搞不清楚新竹有什麼好玩的 (連路都不太認得)..... 晃到可以 check in 的時間,就去飯店了。一去飯店... 就開始裝 X360 了..... 囧



而且有個笨蛋忘記得音源轉接線,被眾人罵到臭頭 (我承認,我是笨蛋)。不過身為科技宅宅,當然很快地解決了,把音源線插在飯店的電視上就解決啦~!!



....然後就真的玩起來了...



玩了一陣子就跑去飯店附近的新竹城煌廟夜市吃晚餐。雖然我對新竹一點都不熟,但這個夜市我來過好幾次,帶著他們東吃吃西吃吃。還外帶魯肉飯和滷味回飯店當宵夜。然後夜晚就在 360 和 撲克牌 中結束了。



....有點空虛的感覺....



隔天起了大早,在飯店吃早餐。星期一的清晨,餐廳的人果然不多,數來數去才十人不到。早餐的菜色是很標準的自助早餐,有中西日式的菜色,我個人我喜歡吃西式的。



由於 龍貓 帶的 PDA 掛掉,就沒有 papago 可以導航了。完全不會走啊,靠著幾張飯店提供的超級簡陋地圖居然也找到六福村了,中間只不過多繞了三十公里而已



▽ 六福村大門




居然十點之前就抵達六福村了,停車場一片空啊,挑星期一來果然是正確的選擇。看看園區導覽地圖,決定從動物區開始逛起,逆時針玩一圈。



▽ 動物區門口




坐了外觀很像湯瑪士的遊園火車 (時速連 30km/hr 都不到) 逛了動物園一圈。然後再坐猛獸巴士去猛獸區,猛獸區高大的圍牆和大門讓我想到電影《侏儸紀公園》的場景,尤其是園區裡還有不少開著斑馬塗裝吉普車的工作人員在待命,很有 fu。但是只看到老虎、獅子四腳著天,睡成大字型的模樣...... 動物區就這樣看完了,感覺比木柵動物園還虛。



▽ 車頭很像湯瑪士小火車的遊園列車












▽ 獅子都懶得理你...




▽ 宅宅們看到電玩間就自然地走進去投幣了....




▽ 阿拉伯區入口,有點無聊的區域




▽ 佈置非常有 fu 的西部主題廳餐




六福村的其他區域幾乎都是遊樂設施,有點像 Disneyland 的設計。我們去玩了「大峽谷急流泛舟」,入口的告示牌寫著「一定會濕... blah blah」。在排隊的時候,看著幾乎每個下船的遊客都是濕的,好像很刺激的感覺。



▽ 排隊搭「獨木舟」,這不會像泛舟那麼"溼"...




輪到我們上船,覺得這根本沒什麼嘛,小濕而已。沒想到接近終點時... 居然要從瀑布下穿過,躲都躲不掉啊,完全命中...... 那個告示牌沒騙人啊啊啊啊。而且後面還有「炮轟入侵者」的玩家,會拿水砲射泛舟的玩家啊。



一下船,當然是直奔「砲轟入侵者」,投幣 20 元。換我們射別人啊~~~



走到風火輪入口前,這時候我才知道人高馬大的 ABB 居然不敢坐雲霄飛車啊啊啊,被我們笑說是六歲以下兒童 (園區規定,六歲以下需要大人陪伴)。



▽ 他們不敢坐 風火輪,太弱了啦




好吧,我想就拉著滷貓和龍貓兩隻貓去坐大怒神好了。



棍,結果這兩隻孬貓也是不敢坐嘛。結果這三位小朋友都不敢坐刺激一點的設施嘛,搞得我也沒玩到什麼,看著六福村的導覽地圖嘆息,因為我幾乎沒玩到什麼,照片也只有這些而已。



以後還是不要跟三個宅宅出去玩比較好,因為宅宅牽到北京還是宅宅啊,而且宅宅們不喜歡拍照,唯一有帶相機的我還被嫌拍照太浪費時間了,唉...... 我希望下次可以跟三個正妹出去玩..............=3=



-

星期五, 7月 11, 2008

[PCGame] Company of Heroes - 英雄連隊 黃金合輯

[PCGame] Company of Heroes - 英雄連隊 黃金合輯



昨天跟一位從高雄來台北休假的朋友去宅男街晃晃,順便買了一款舊遊戲《英雄連隊 黃金合輯》(Company of Heroes)。






這款遊戲上市到現在已經有一兩年的時間了,但現在看來仍是一款非常出色的即時戰略遊戲。《黃金合輯》包含了主程式《英雄連隊》與資料片《火線對決》(Opposing Fronts),而且是繁體中文版。



▽ 產品內容:兩本手冊、兩片光碟




製作公司 Relic 在業界也算是老字號的即時戰略開發商,有名的作品有《Homeworld》(萬艦齊發)系列、《Warhammer 40K》(戰槌 40K) 系列。



▽ 主選單 (中文字型不錯看)




Company of Heroes (以下簡稱 COH) 沿用了戰槌 40K 系列的引擎和基本設計,也是強調快節奏戰鬥為特色的 RTS。COH 以二次大戰歐洲戰場為背景,故事的起點是1944 年 6 月的諾曼第登陸。



▽ 諾曼第場景




戰役任務總共十五關,每一關分成若干區域,隨著劇情演進,任務目標會逐漸變更。雖然每一關地圖並不大,但劇情卻蠻長的,在高難度模式下,一關耗上幾個小時也是常有的事。COH 的任務設計相當不錯,每一關都是一個故事,有始有終,而不是一句「消滅全部敵人」就結束了。



COH 採取較為另類的資源設計,分成人力 (manpower)、軍火 (munition)、油料 (fuel) 三種。人力用來召募軍隊;軍火用來升級單位能力;油料則用來生產載具。資源的取得是靠佔領地圖上的戰略要點來生產。當你佔領地圖上的「油田區域」,你就能開始採集油料;而「補給區域」則生產軍火。儘管《英雄連隊》的資源管理方式與傳統RTS有些許不同,但是人性化的介面設計有助玩家一目瞭然,很容易上手。



▽ 爆炸特效很酷




戰鬥設計非常有趣,每一隊士兵是以六個人為單位一起行動 (這樣算是"班"還是"伍"啊?)。當有隊員陣亡的話,可以徹回我方佔領區補充人員。隊伍裝備也可以升級,例如配備火箭、MG42 的小隊火力會強大許多。



▽ 從德軍手上搶來的 50mm 反坦克砲超威的啊!




步兵移動時會顯示掩護程度,紅點是毫無掩護、黃點是普通掩體,綠色則是較為安全的區域。但是地圖上物件幾乎都是可以破壞的,坦克可以輕而易舉的摧毀牆壁、房屋和其他掩體。遭受猛烈炮火攻擊的部隊會被壓制而無法有效還擊,甚至死傷慘重。因此適當地調度部隊尋求掩護是非常重要的一環。



▽ 戰場地圖




隨著遊戲進行,玩家殺敵搶據點會獲得經驗值,經驗值可以讓玩家在三條升級路線中選擇,獲得不同的支援項目,例如步兵可以升級在前線蓋掩體的能力,或是呼叫地圖兵器支援。不同的升級路線提供了更豐富的戰略選項。



COH 的音效表現非常優秀,槍聲和語音效果很好。槍聲很"悅耳";炮擊聲則會因距離拉遠而逐漸模糊,就像就親臨戰場的感覺。



▽ 劇情過場的影片很精緻




我安裝遊戲習慣上會順便裝到最新的 patch,patch 通常會修正遊戲 bug、平衡性,加速執行效率,甚至是追加新機能或新關卡,裝 patch 基本上沒有什麼壞處。不過 COH 的 patch 讓人傻眼,1.0 版主程式剛安裝完才 3.93GB,從 1.0 升到最新的 2.301 居然要 2GB 多。而且官方提供的 patch 還不是直接升級到新版,要分好幾次升級,最後我只安裝到 1.70 版而已,因為 2.x 版整個登入介面都換了,操作太麻煩,玩個遊戲還要像登入 MSN 一樣,跟自己過不去。不過線上對戰是一定得升級到最新版本的。



這次購入的黃金合輯並不是中英合版,只有中文版,對我來說是比較殘念的地方。中文化製作水準不錯,僅有少部分翻譯不太流暢,不致於影響劇情了解。中文字體也頗為考究,沒有用新細明體來充數。



入手價 NT$ 1050,強烈推薦給喜歡真實系即時戰略的玩家。最後提供一段來自 GameTrailers.com 的遊戲影片,謝謝收看。











-

星期一, 7月 07, 2008

[Antique] Diablo II & Lord of Destruction - 暗黑破壞神 2

前陣子 Blizzard 公司了發表備受玩家期待的《Diablo 3》(暗黑破壞神 3),隨後一連幾天,網路上充斥著《Diablo 3》的種種訊息,包括新職業、新敵人和新系統,這一切讓我心中的熱血也沸騰了。



《Diablo3》的上市日期仍未公佈,我只好重裝《Diablo 2》來懷舊一下。翻箱倒櫃才把我的光碟挖了出來,看著破掉的盒子、磨得有點糊糊的序號,歷經滄傷的正版光碟..... 噢,真是令人懷念。



▽ 原裝進口的版本,彩盒很有質感




《Diablo 2》在 2000 年推出,隔年推出了資料片《Lord of Destruction》(毀滅之王),當年最紅的時候,大魔王 diablo 恐怕是電玩史上被砍死最多回的反派角色。那時候我在唸大學,學校宿舍每天都會上演魔王屠殺秀,看著同學熟練地砍死魔王→撿寶→重進遊戲→砍死魔王.... 為了高等級的裝備,不斷地重複這樣的流程,我都想為魔王叫屈了 XD



▽ 光碟盒上儘是歲月的痕跡




《Diablo》系列雖說是角色扮演類型的遊戲,但實際上是有角色扮演要素的動作遊戲才對。在原始的 Diablo2 主程式中,玩家可以從聖騎士 (Paradin)、野蠻人 (Barbarian)、亞馬遜戰士 (Amazon)、死靈法師 (Necromancer) 與女魔法師 (Sorceress) 等五種職業中擇一進行遊戲,把路上遇到的怪殺光光基本上就可以全破了,劇情並不是遊戲強調的重點。資料片又追加了刺客 (Assassin)與德魯依 (Druid)兩種職業。



▽ Diablo2 Lord of Destruction 選單畫面


 


▽ 職業選擇畫面




與主流 RPG 遊戲不同的是,Diablo2 強調的是緊張刺激的戰鬥與收集寶物的樂趣。每種職業都有獨一無二的技能與武器,透過不同的技能配點,同樣的職業也可以玩出截然不同的分支職業。而且武器系統更是經典設計,隨機產生的武器擁有各式各樣的能力屬性組合,每一次打開寶箱,得到的都是不同的武器。這也是為什麼會吸引玩家砍死魔王無數次的原因-為了得到更好的終極神兵。



▽ 角色能力 (左) 與 物品欄 (右)




遊戲中讓玩家冒險的地圖也是隨機產生的,每次開新遊戲,看到的都是不同的地下城與迷宮。這樣的設計大大地延長了遊戲的耐玩度。



 ▽ 遊戲畫面 (畫面上同步顯示的地圖資訊)




Diablo2 的遊戲分成單機與線上模式,玩法基本上是一模一樣的,不過線上模式可以登入 Blizzard 提供的免費對戰網路 Battle.net 進行。線上模式的玩法是開房間,最多八個人進行,可以合作過關或是進行 PvP。



▽ 有些場景很血腥啊,真是酷!




我很喜歡這遊戲,只是我不怎麼喜歡練功,也不會特地為了虛寶一直重玩。印象中我的最高等級才玩到 Lv.30 左右吧,剛好夠全破一輪。有次去女同學家,發現她的電腦裡有 Diablo2,就開來看看,夭壽喔,居然有兩隻 Lv.99 的角色........



▽ 台灣松崗有發行中文版,但字型實在是太醜了....




這回再次體驗 Diablo2,剛進入遊戲的第一個反應是.... 這畫面真不是普通的過時啊。主程式只支援 640x480,資料片也才進步到 800x600。 本來覺得這麼 low 的畫面大概玩不下去,結果隨便創了一隻野蠻人玩玩,居然也一連玩了好幾個小時.......



這就是 Diablo2 的魅力啊啊啊啊!!!!





patch 1.12a



Blizzard 在 6/18/2008 釋出了官方的 1.12a 修正檔。這個修正檔除了修正在 Intel Mac 上執行的問題外,最重要的是免光碟功能,裝了以後,玩 D2 都不必再放光碟囉 (當然以前就有非官方的做法了,但官方的比較爽)。



在安裝完主程式與資料片後,安裝這個修正檔。再將資料片光碟上的 "d2xmusic.mpq" 與 "d2xvideo" 兩個檔案複製到 Diablo2 安裝目錄下,之後啟動遊戲就不必檢查光碟了。






視窗模式



Diablo2 的解析度最高只有到 800x600,很適合用視窗模式進行遊戲。只需要在捷徑上加個 -w 就可以了,這樣啟動遊戲會跳過動畫,直接進主選單。



▽ 如下圖,在目標上加 -w 就變視窗模式了


▽ 玩起來就像這樣,適合一邊遊戲,一邊 MSN


星期五, 7月 04, 2008

[Gadget] Apple iPod nano 3rd Gen

哈,看標題就知道,我又敗家了。


好像有一陣子沒有寫勸敗文了,其實最近幾個月零零總總也買了不少東西,主要是把故障的老東西給汰換掉。這次購入 iPod nano 也是想取代 2005 年二月買的 iPod mini (當年寫的開箱文)。




我很喜歡 iPod mini。長方的造形、精簡的線條、沒有任何礙眼的螺絲孔,可說是工業設計的極品典範啊,尤其是古風的單色點矩陣液晶顯示器更是充滿了 pixel 的美感。



▽ iPod mini 螢幕


這台初代的 iPod mini 持續使用超過三年了,除了電池掛點外,其他功能都很正常...



這樣講好像有點不對,電池掛點還蠻嚴重啊 (會很難開機)。iPod mini 的電池續航力原本就不是很夠力了,掛點之後更是麻煩,也曾自力救濟過。不過 '06 年換的電池也不行了,現在充飽電也只能聽三到五小時,出去玩連目的地都還沒到就沒電了。



原廠電池一顆居然要兩千五元,那我不如買新機算了..... 開始想換隨身聽了....



我決定繼續留在 Apple 陣營,iPod Touch 是好物,但是太貴了,而且做為播放機好像又太大台了,目前功能也有不少限制。因此選了純播放功能的 iPod nano,小巧便攜。



iPod nano 的外盒很有質感,就像當年 iPod mini 的外盒一樣令人驚豔。全透明的塑膠盒分成兩個部分,上層放 nano 本體,下層是手冊、耳機與傳輸線。這個塑膠盒封的很密,一開始還搞不清楚怎麼開。正解是把上方的貼紙撕掉,不過塑膠盒上沒有卡榫,撕掉貼紙後,盒子就蓋不回去了啦。








 iPod nano 第三代剛出的時候,我都笑它是 i胖 nano。比起第二代瘦長的身材,第三代 nano 身材比例就像是個胖胖的矮冬瓜。實際拿在手上還真的很小一台,令人懷疑電路板、螢幕、電池和 Flash memory 是怎麼塞進去的...



▽ 黑的好像不是很好看耶.... =.=







▽ 背面是易沾指紋、易刮傷的閃亮亮金屬面


鎖定鍵、傳輸孔、3.5mm 耳機孔全部都移到機身底部。個人不太喜歡這樣的設計,至少耳機孔放頂部比較好用。我猜是因為太薄了,上部空間被螢幕組件佔滿滿,不得已移到底部。




胖 nano 附的傳輸線也略為縮小,我覺得變得很難插拔。我現在是拿 iPod mini 的線來用,舊線頭的兩側有解除鈕,很容易拆卸。



▽ 舊線 (左) vs 新線 (右)


新的彩色螢幕很亮很細膩,不過就沒有以前的 pixel 味了。操作介面跟 iPod mini 基本上是一樣的,一貫的簡潔風,配合圓盤觸控介面,單手就能完成所有操作,這種下足工夫設計出來的介面比其他家的產品都好用的多。




胖 nano 多了直接打字找歌的功能,很好很強大,但無法輸入英文以外的語言,所以中文歌只能用舊介面來搜尋,是比較可惜的一點。



換隨身聽的計劃在腦海中持續了近一年之久,期間斷斷續續看著 iAudio、iRiver、Samsung、Apple、SONY、transcend 等等各家的產品。我覺得隨身播放器產品好像尚未成熟,儘管一線、二線、雜牌廠商瘋狂地推出新產品,但少有令人眼睛一亮的產品,更糟的是平均價位還非常高昂。



原本我並沒有打算再買 Apple iPod 系列,畢竟送修的經驗很差。但試用過 iPod Touch 後又覺得很讚。另一方面,我的歌曲也開始用 iTunes 做整理,這時候才覺得 iTunes 的功能還蠻強大的,其他家的軟體實在是鳥到不行。



ps.

曾經接觸過友人購買的雜牌播放器,真是嚇到我了。很多雜牌播放器只有外觀漂亮而已,內部晶片與韌體根本全是同一家的產品,韌體部分超爛的,連關機都有問題,這價錢也是要好幾千台幣耶,這什麼黑心貨啊!



Mobile01 也有網友被騙,買到這種垃圾,韌體也跟我看過雜牌機一樣.... 點我 (但圖片打不開了)



-

[XBLA] Soul Calibur - 劍魂




先在這邊緬懷一下 Sega Dreamcast (1998~2006)。高中的時候存了五千多塊,跑去小賣店抱了一台 DC 回來,為的就是 Namco 在 DC 上推出的格鬥大作《劍魂》(Soul Calibur)。那時候真的很衝動啊,年紀輕輕的我對 TV Game 完全不熟,對格鬥遊戲也不是特別有愛。但劍魂卻讓我一看就對眼了,在 PlayStation 當道的時代,我買了 Dreamcast。



雖然沒多久後,Dreamcast 就敗亡了 (唉),不過 DC 還是讓我留下許多回憶 (好壞都有)。至今 DC 的 logo 仍是我心目中最好看的主機商標。



Namco 7/3 日在 XBLA 上釋出了 Dreamcast 劍魂移稙作!! 當年讓我魂牽夢縈的經典作品重生了啊!!! 馬上抓了 DEMO 來玩。



DEMO 版只能使用兩個角色玩 Arcade 模式。用 御劍 (Mitsurugi) 打了幾關,真太感動了,移稙度非常高。流暢的畫面、易上手的操作方式,華麗的武打招式 100% 重現了。



▽ 御劍 (左) 擅用武士刀,容易上手的角色




當下就決定買了,庫存了一年多的 800 MSP (約 NT$336) 總算派上用場啦。



XBLA 上有許多從 FC、Arcade、PS 移稙來的遊戲,不過我一直沒什麼興趣,除了很多以前沒玩過外,重新移稙的遊戲都會面臨解析度差太多的問題。畢竟以前的解析度大都低於 480i,在 1080p 上看起來很模糊,很不舒服。



但是 劍魂 卻沒有這樣的感覺,當年在 DC 上,劍魂就有 640x480 的解析度 (必須用電腦螢幕才能玩)。現在玩起來並不覺得模糊或是鋸齒,fu 很好。移稙版支援 1:1 和 Full Screen 模式,但只有 4 : 3 比例,並沒有 16 : 9 比例,背景底圖可以關閉。



▽ 畫面左右會留下黑底...




解開正式版後再進入遊戲,發現已經全部功能解開了。有全角色和 3p 服裝,連 Museum 模式也全部解開了,印象中當年 DC 版好像是要慢慢收集的吧 (?)。



先打了幾場 Arcade,按鍵配置和當年的 DC 是完全一樣的。有趣的是,360 手把手感和 DC 手把也意外的相似。才一上手,以前努力練習的招式表居然還記得不少。 當然,遊戲內建的招式表和演示,加上招式大都蠻簡單直覺的,是很容易上手的一款格鬥遊戲。感覺比較不同的是,我以前很不習慣按防禦鍵 (default: LT),現在倒是按得很順手。



儘管以現在的標準來看,劍魂的畫面已經過時了,沒有 shader 的水面看起來假到不行、甚至連透明效果都沒有。但人物上我倒覺得還挺不錯的啊~ 我原本以為現在看十年前的畫面會吐血吐到死,結果比我預期的還好。角色動作很流暢、出招也很順手,這個 DC 移稙作 (或者該說是官方模擬器?) 很好很強大。



▽ 背景那片灰色的就是水面... 當年沒有波浪特效,連半透明都沒有




遊戲模式和當年完全一樣,包含 [Arcade]、[VS Battle]、[Time Attack]、[Survival]、[Extral Survival] 等等,當然當年沒有網路對戰功能,現在也不會有的。所以全部 12 個成就也都是單機成就。看國外的討論說 劍魂 的成就很好解,的確十二個成就的條件都不算太機車,靠撇步和一點運氣應該是不難達成完美 200 分 (XBLA 遊戲滿分兩百)。



▽ 成就表,點擊可以看大圖




360 上的格鬥遊戲並不算多,這個只要三百多塊台幣的經典遊戲,相較之下是個非常划算的選擇。略為過時的畫面,無法抹滅劍魂在格鬥遊戲史的經典地位,人物設計很有特色、招式繁多但不難上手,遊戲模式豐富。強烈建議上 XBLA 下載試玩版體驗一下這個讓我無法忘懷的精彩作品。



最後來看一段遊戲實錄影片吧











後記:

寫完後才想起來,這個劍魂好像少了什麼東西??


啊! 對啦! 任務模式 (Battle Mission Mode) 不見了!!! 這是原作中很有趣的模式啊,每一關都有一個特殊條件要達成,比如說不能倒地或是只能用摔技之類的。難怪一直覺得有什麼東西不見了。


Namco 並沒有說明為什麼取消了 Battle Mission Mode,我個人猜測是受限於 XBLA 的大小限制吧,目前 XBLA 單一遊戲最大的限制應該是 200MB,劍魂約 188MB。

-